残保金的计算公式 2023年残保金怎么算
残保金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残保金的计算公式: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乘以残保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规定的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得出的数值,再计算出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乘以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后得出数值,将前面一个数值减去后面一个数值就能得到需要的残保金金额。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为了保障残疾*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缴纳的资金。
用人单位遇不可抗力自然灾害、连续两年亏损、破产或其他突发*遭受重大直接经济损失等原因需要减免或者缓缴保障金的,应在办理年审时,向负责本单位年审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减免或者缓缴保障金。用人单位申请时应提供书面申请报告、重大经济损失的相关证明,以及本单位审计报告和会计年报等相关材料。
用人单位申请保障金的缓缴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减缴数额不得超过1年的保障金应缴额;已进入破产程序或已办理歇业手续的用人单位,可申请免缴保障金。
残保金计算公式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指*为保障残疾人就业,对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用人单位,按其差额人数全额征收的保障金。以下是残保金计算公式,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一、残保金计算公式
1、成立时间不满1年且未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
成立时间不满1年的单位,按单位成立后的足月计算,不满1个月的不计算。
对于在征缴年度成立不满1年的用人单位,从其地税登记日的下1个月开始计算时间,2015年12月完成地税登记的单位不需要申报审核2015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
【例】某单位2015年7月1日完成地税登记,其在职职工总数为100人,未安排残疾人就业,2015年应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41712元×(100人×1.7%×5/12月)
2、安排残疾人就业不满一年
安排残疾人就业不满一年的,按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实际月份计算;不满一个月的,按一个月计算
【例】某单位2015年在职职工总数为50人,其在2015年8月31日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2015年应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41712元×(50人×1.7%—1×5/12月)
3、应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不足1人
应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不足1人的单位应按实际差额比例计算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金额。
【例】某单位2015年在职职工总数为50人,未安排残疾人,应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41712(元)×50(人)×1.7%
二、残保金征收标准
凡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用人单位,按其差额人数全额征收保障金;差额不足一人的,按差额比例计算缴纳。用人单位安排一名盲人按2人计算。
应缴纳的保障金=(单位上年度在职职工总数×1.5%(上海市为1.6%)—已安排残疾职工人数)×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在职职工总数,按用人单位年平均职工人数核定,也可参照人事、劳动、统计等*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人数核定。
安排残疾人就业必须是单位正式职工或与单位依法签定1年(含1年)以上劳动合同,按*规定由所在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并持有《**残疾人证》的职工。已安排的残疾军人和因工致残人员,经鉴定符合*规定的’残疾标准,并办理有《**残疾人证》,方可计入安置比例。
北京地区残疾人保障金的征收标准:应缴纳的保障金=(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7%—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假定您的*在北京,贵*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为80000元,单位上年度在职职工总数为200人,无残疾人。
应缴纳的保障金=200x80000x1、7%=272000元。
三、【相关条例】: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在贯彻实施《**残疾人保障法》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法规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一定比例的,要交纳残疾人保障金(以下简称“保障金”)。为了规范和加强“保障金”的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保障金”是指在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地区,凡安排残疾人达不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规定比例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地方有关法规的规定,按照年度差额人数和上年度本地区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交纳用于残疾人就业的专项资金。“保障金”按属地原则交纳,中央部门所属单位按照所在地地方法规的有关规定办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照《**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定,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达到规定的安排比例。
第三条
企业、城乡集体经济组织交纳的“保障金”从管理费用中列支,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交纳的“保障金”从单位预算经费包干结余或收支结余中列支。
2020年残保金计算公式
残保金年缴纳额=(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规定的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差额人数,以公式计算结果为准,可以不是整数,
《**残疾人保障法》第三十三条:*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种和岗位。达不到规定比例的,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保障残疾人就业义务。*鼓励用人单位超过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用人单位申报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可通过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及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网上申报系统申报,或到税务登记地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现场申报。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工资总额:按照*统计局有关文件规定口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加班加点工资,津贴,补贴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残保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残疾人保障法
缴纳残保金计算公式
缴纳残保金计算公式:
在我国,残疾人与正常人一样享有同等的受保障权,残疾人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由没有按照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缴纳的一个保障资金。那么,残保金要如何计算呢?
1.缴纳残保金计算公式:残保金年度缴交额=(上一年度用人单位在职的职工人数*本市残疾人就业比例(通常为1.5%)-上一年度用人单位实际雇佣的残疾人就业人数)*上一年度用人单位在职的职工平均工资。
2.根据相关的残疾人保障法律,每一个企业都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的残疾人就业,这个比例通常为职工总人数的1.5%,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比例,就需要向当地税务局缴纳残疾人保障金。残保金是为了保障残疾*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各个单位缴纳的资金。
3.残保金代征的标准:未安排残疾人就业或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单位,每少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应按市统计局公布的上年度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60%缴纳残保金。安排比例不足1人的,按实际差额比例计算。
如果不想缴纳残保金怎么办?
1.招收残疾人需要有残疾证。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且社保按照流程发放和缴纳,然后带着相关资料去残联备案,审核通过就可以不用交残保金了。
2.符合优惠政策条件也可以不交。在工商注册登记未满3年、在职的职工总数30人(含)以下的企业,可在剩余时期内按规定免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本文链接:http://www.kmjbhy.com/html/8796564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