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人才市场?人才市场档案服务中心
永春拳多久能学好啊
黄念怡和*河两位师傅对于咏春拳是怎么认为的:
咏春拳,一种传说女人发明的拳法。同时具有女性的阴柔,和男性的刚猛,集简约与迅捷于一身,风靡岭南,号称在海外拥有一百五十万学员的典型南派武功。无论从产生经历,还是打斗风格,都充满了独特的岭南特色。而它孕育出来的传奇人物李小龙,既让它声明鹊起,又和它有诸多分离纠葛,更是为它平添了一层神秘和传奇的色彩。那么,这些简单的招式后面,有什么精深的技艺,开馆授徒,和传统的家庭传授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咏春在崛起之后,如何继续*于虎狼林立的现代搏击天空,并寻求更大的发展,粤港两地同宗同源又各自发展的咏春同仁,对现代咏春又有怎样不同的理解和发展推广的方式,李小龙受咏春启蒙,又自立门派,在他们心目中是改革者,还逆徒?
带着这些读者好奇的问题,笔者走访了穗港两地三位有代表性的人物:广州咏春会副会长,广州唯一的咏春拳馆――咏春馆馆长,“米机王”黄念怡先生,广东咏春会副秘书长,广州精武体育会咏春拳主教练*河先生,香港咏春体育会*陆地先生,并得到富有启发性的答复。
记:咏春拳真的如传说,是女人发明的拳法吗?
*河:传说是这样的。但最早的情况已经缺乏文字记载,没法考证。相传,明末清初,南少林的伍枚师太传拳法给苗顺,苗顺传给严老二,严老二再传给她女儿严咏春,因此命名咏春拳。
记:既然是女人发明的拳,为什麽最后没有变成女子防身术,反而成了广东地区最普及的男人练的拳种?
李:因为是女人发明的拳,所以具有以巧取胜,注重变化的特点,很有实战性。我的分析,在严咏春之后,有她的丈夫梁博韬继续传播咏春,随后练习咏春的大多是男人。在这个过程当中,咏春被保留了女人拳以巧取胜的特点,同时也很自然的增加进去了很多时适合男人练的内容,最终形成它简单实用,被男人接受的风格。
记:咏春的在被推广到整个粤港两地地区的过程当中,哪些人起了主要作用?
李:咏春的最主要的传播地是佛山,像“佛身梁先生”梁赞等等,都是有广泛口碑的咏春名人。但是在48年的时候,师从阮奇山的岑能,把咏春拳带到广州,并最终打开局面。而另外一个主要人物叶问,因为曾经是国民*在佛山地区的探长,解放后就到了香港,在那里开始传播咏春。所以,香港叶问,广东岑能,算是现代最主要的咏春传播者。不过国内解放后到改革开放以前,因为练拳被视为有黑社会嫌疑,受到*限制,所以公开练咏春的已经很少。那个时候,佛山地区影响最大的,是彭南。
咏春其实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当香港的叶问,李小龙打开这个局面以后,很多人才回头发现,咏春是好东西,把本来放在箱底的又拿了出来。再加上改革开放以后,佛山*提出武术建市,搞旅游兴市,所以,咏春在佛山才重新开始繁荣,到现在,佛山就已经有七个分支。而广州方面,除了岑能,就是米机王的影响最大和传授的人最多。
记:咏春拳现在广东地区的主要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黄:主要在广州和佛山,现在还有花都,也是我们(米机王咏春)传过去的。广州主要是我们,还有岑能。当然,岑能是长辈来的。佛山有“黑面南”彭南,姚祁(音),伦佳,郭富,徐福增,江镜威等人。
记:米机王的称呼是怎样来的?
黄:*的时候,不能公开教拳。我父亲是中山大学解放后第一届大学生,是当时极少的,有文化的咏春练习者。感觉咏春拳值得保留,就私下进行传播。因为怕被追究,就用职业取了个武术界的艺名,“米机王”(米机是广州地区一种舂米的工具)。
记:咏春的技术特点,和相对于其他拳术,优势在哪里?
黄:女人拳,省力。学习不复杂,简单,实实在在,好像现在的散打。只不过散打靠力,咏春靠方法,富于技巧,善于变化。所以有人说,咏春靠的是拳术。拳术,就是拳变化的方法。咏春防守方面强调守中,这和其他拳种的守中还有所不同。守中,就是出拳的时候,靠手和肘,形成一条中线打出去。其他拳,更多是保护中线的感觉。咏春拳不用刻意保护中线,从中线打出去,就已经做到自我保护了,比较省力。然后是符合力学,讲究发力的角度和方法。好像一张小卡片,不可能让你痛,但如果懂得运用,,就可以让你怕。(黄把小卡片,折成一个尖角,对记者做了个刺的动作),好像这样。调整好身体的架构和角度,就可以产生相对的,最大的威力。
李:咏春的特点除了短桥寸劲,还更多运用了连消带打的技术,比很多其他传统功夫都用得多,这就要求它能在进攻线路上走捷径。既走捷径,又要有威力,就需要短劲。如果没有短劲,捷径就变成没有劲了。
记:咏春如何做到用比较小的动作,省力的方法,产生必要的强大攻击力呢?
黄:体能训练是少不了的。技术上,要把人们通常的出拳方法,按我们认为正确的方法进行纠正。首先,要将自己的身体,骨骼之间训练,和调整出一种正确的角度,形成合理的框架,这样才可以产生最大的力。往下打要把身体压下去,往上打要把身体挺起来。同时,调整好身体和手上的协调,配合步法,产生一种整体的推进力,从而获得相对的最大的力,也就是讲求短劲,现在称呼的寸劲。
记:短劲发力的关键是什么?
黄:首先是体能。打到位的时候,好像拧螺丝,一拧,再压一下。发力部位不是局限手腕,而是靠整个身体的前冲和拧力。
记:咏春是不是主要是种近战的技术?里面内八字的站立姿势,会不会影响移动速度?
黄:其实近战和远战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要打我,总不能在三公里以外吧?你冲过来,能打中我的时候,我也能打中你,能说谁远谁近呢?如果马步站得很*,肯定妨碍移动。但在这里,两膝内扣,只是身法的一种而已,不代表咏春没有移动能力。目的是方便身体的转动,否则,两脚分开太远,脚掌朝外,就不利于身体的转到了。
记:如果碰到移动更灵活的游斗斗风格,你们怎么应对呢?
黄:不可能,只有咏春拳最灵活。为什么呢?你看(黄两手前伸,以两个脚掌和双膝为轴,做了个原地转动,四面迎敌的的姿势,作为应变,看上去的确是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不管你从哪个方向来,我都在这里等着你。当你能把你的身体练成像根牙签的时候,他就不能再快速的冲过来了。
记:那你们追击的时候,采取什么方式?
黄:很简单,上一步。连续追击就连续上步,在需要主动出击的时候,咏春讲求手在先,身在先,脚在后。这也是和其他武术不一样的地方,速度会更快。
记:咏春派有没有兵器方面的训练?
黄:有刀和棍。这种刀在香港叫八斩刀,不过我认为是叫袖刀,比较短,适合放在袖子里面的,因为是双刀,也叫鸳鸯刀。它的攻击特点,和咏春拳一样,简单,方便。刀法的称呼有很多,我们这里叫夺命刀。它的套路,只有很少几个动作:挑,栏,刺,砍,撩,枕,穿。不像其他门派的刀法那样,一次打几十个动作。咏春的招法,就象现在的热兵器,简单,“砰”,直接就解决战斗,多的动作也没有用。咏春棍,叫七尺二棍,也就是它的长度。棍法的名字叫六点半棍法。因为它只有六点半个动作:消,沉,枪,枕,圈,挑,点。
记:广东有没有一种类似咏春总会的组织
黄:广东就没有咏春总会,广东省*会我就是咏春拳代表,广州咏春拳会,我是副会长。不过,我就不想做,没有用。
记:这个副会长可不可以起到一个协调统筹功能?
黄:没有,各自为政。
记:现在广东咏春的主要传播和教学形式是怎样的?
黄:主要还是传统的,在家里私下传授。我是现在广州唯一,也是第一个开拳馆的人,同时也是广州历史上,最大的咏春拳馆。其他人都是非常传统的在家里传授,在公园里面就算半公开了。
记:你现在有多少徒弟?
黄:我教过的就超过一千人,现在能召集的有几百人,在国外的徒孙有四五百个吧。现在拳馆里面经常性训练的,有一百五十人左右。
记:你除了在广州,其他地方还有没有分馆?
黄:准备开分馆,把它企业化。打算先在广东各地试办,然后再推广到其他地区。
记:现在你们有没有类似空手道的考段升级制度?
黄:正在安排,有这方面的计划,现在我们已经统一的服装。
记:来训练咏春的学员,的主要的目的都是什么?
黄:小朋友人为了锻炼身体,年轻人为了打,为了能实战。
记:你们现在实战训练占的比例大吗?以什麽形式进行实战训练?
黄:百分之六十以上是实战训练。主要是先练黐手,然后再分开,由离桥变黐手。
记:如何回避徒手格斗训练当中的伤害发生?戴护具吗?
黄:不戴护具,主要是靠交手中留手,留力。在传统武术思想里面,需要一种境界,讲求收发自如,那才是最高手。所以,训练实战,从开始就要学会自我控制,要留,要放,要能控制。如果不能控制,心太野,就变成头猛兽,根本就不是个修炼的人。
记:这种模式练出来的技术,会不会在用于真正的实战当中,有局限性?
黄:肯定有影响。但带了护具不灵活,效果更不好。如果戴了护具,大个子肯定打赢小的,因为他可以直接冲过来。但不戴护具,我们一拳他就受不了,这直接影响到出拳的信心问题。
记:咏春修炼到高级境界,在精神上有什么要求?
黄:道法自然,随便随意。心静如水,简单,自然。只有经常参加实战训练的人,才能做到不紧张,精神集中,出手自然。
记:对学员,有没有武德方面的要求?
黄:当然有。强调“武能会友方显有,德可容人始见仁”。真正的无敌,就是仁。
记:广东咏春界有实战比赛吗?
黄:私下的有。
记:用什么规则呢?
黄:自由发挥,随便打,头破血流,没有限制。
记:那裆部眼睛这些要害地方呢?
黄:很少打裆部,眼睛这些地方。现在都是文明人,不用说的,都不会打这些地方。要打那些部位的人,已经是水平很低档的了。
记:私下交流的多吗?
黄:其实不多,网上吹水的多。
记:广东地区有没有形成规模的公开咏春实战比赛?
黄:现在还没有。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会去组织这类比赛,因为我们有这个说服力和影响力。
记:如果你们要举办这种比赛,什么时候可以?
黄:今年如果可以的话,会在暑假或者年尾,但最大可能在明年举办。要简单举办就是广东地区,也有可能是广东,香港,澳门三地的比赛
记:规则如何制定?
黄:现在考虑了两套,一是黐手,可以在梅花状上黐手比赛,现在正准备通知他们训练这种比赛形式。二是可以象散打一样放开来比赛,靠点数取胜,但要点到即止。
记:这样一来如何体现搏击的爆发力?
黄:不能打爆发力。爆发力只能要速度,不能打到人,打伤人。
记:是不是象日本空手道的其中一种,打到对手的瞬间就停住的“寸止”比赛?
黄:是的,要打控制。
记:咏春可以举办戴圈套的比赛吗?
黄:可以,戴拳套其实也没什么影响。只是在训练的时候,一些特点要省掉。但发力,变化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要举办这种比赛,也是戴分指拳套。
记:咏春可以参加散打比赛吗?
黄:我们的都是业余选手,业余散打比赛可以参加。我八十年代的时候就参加过散打比赛。
记:你如何看同样是徒手比赛的空手道比赛?
黄:从推广效果来看,它是最好的。如果咏春能推广得这样,我感觉已经很好了。技术上来讲,咏春出手更直接,更快。不像其他武术那样,用身体推动,而是手先出动,比较快一点。
记:咏春会参加空手道比赛吗?
黄:暂时没考虑,我们不太了解它的规则,也没有人训练它那种比赛方法。其实,咏春不是以比赛为主,是以防身和掌握咏春里面的学问为主。但为了推广,还是会去参加比赛。这和咏春的宗旨有点矛盾,但还是要去做。
记:和香港咏春总会有没有师承和比赛沟通的关系?
黄:其实咏春都是一家。不过传播方式不同,香港规范化了,统一在叶问的套路中,都是一个师傅。我们之间的实战比赛就很少,主要以礼节往来为主,比如彼此之间的馆庆祝贺,和表演之类的。他们的很多都是商业化形式发展,我们还只能算职业,没到商业的程度。
记:武术传播都会受到实用性方面的质疑,咏春会如何去证实自己的实力?
李:最好的证明形式当然是参加比赛。因为现在咏春还没有很成熟的交流规则,我个人的意见比较倾于,采取现在比较完善的散打模式。不是采用散打技术,而是借用里面的规则和比赛形式。
记:咏春练习者会去参加散打比赛吗?戴上拳套会不会发挥不出来咏春技术的特点?
李:参加比赛是完全可以的。我就要求我的学生,既能上擂台用散打模式,也能平时用徒手模式打。咏春是以巧和快取胜,拳法相当于一颗飞快的*子弹,虽然小,已经足以致命。但如果戴上拳套,就等于给对手穿了一件防弹衣,变得要有步枪子弹的威力才能打得穿。这就要求出拳的力度,和频率都需要增加很多。戴上拳套以后,影响肯定是有。但现在民间的咏春也试过很多交手模式,反而不如散打模式,更能够表现咏春的技术和实力。
记:现代散打的擂台搏击形式,对传统咏春有什么影响?
李:是个很好的促进。我们平时应对的大都是咏春,咏春是以*对*,近身短桥为主。长期以来,本来曾经拥有的,对付外家(我们通称咏春以为的为外家)的技术,如快速腿法和步法,变得有点退化了。
记:传统武术相对于现代散打,在实战交流上,有什么不同?
李:传统武术有好有坏,好的是尊师重道,要讲师承,要讲辈分,有序。否则,每个人都是大哥,那就是无*主义了。但另外一方面,背的历史包袱很重。比如,我是跟岑能的,我就不能输了。如果我输,就变成岑能的功夫不行了,这也是传统武术界的普遍现象。打还是会打,但背的包袱就很重,影响了广泛的交流。
记:广东现在在家里传授咏春拳的占多大比例?
李:咏春在广东的传播还比较落后,从人数来讲,在家里面传授的占大多数。这也是咏春容易练的一个特点,流传的话是,七块方砖大的地方就可以练咏春,像我这个客厅(十二平米左右---笔者)就可以让四五个人练习。
记:现在咏春推广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广东咏春界需要做哪方面的努力?
李:缺乏组织。因为传统功夫各有山头,沟通困难,变成大家的意见很难统一。名义上广州有咏春掌门人,就是广州咏春拳会的会长,岑能的儿子岑迪斯。但实际上又没有,因为威信还达不到,其他人不一定听从他的。*能出面最好,要求也不高,能组织一下就行。当然,最重要,还是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多举办点比赛进行推广,让更多人认识它,这首先需要制定出一套同仁都公认的规则。因为现在*的规定是,民间私下比武需要上报批准。如有练洪拳的,要来和我练咏春的比武,如果有人去告,那就算是违法的。如果有统一的规则,举办公开比赛,这样上报批准就很容易。
记:如果将来举行咏春比赛,会邀请其他徒手比赛选手来参加吗?
李:当然,这是最终的目的。各门各派在安全的规则下公开交流,才能让人进行比较,欣赏。
记:香港和广州有没有过公开的咏春比赛?
李:大概在2000年左右,在佛山有一次“穗港禅”的公开比赛。采用徒手规则,不能用脚,按黐手方式比赛。身上配戴跆拳道的护甲,眼睛上戴潜水镜,这是当时的一种尝试。
记:这种比赛形式,能体现出咏春风格吗?
李:体现不了多少咏春风格,因为刚刚起步,大家没有数,就变成乱推,还没有散打好看。
记:咏春现在据称在海外有一百五十万练习者,谁在其中起的作用最大?
黄:梁挺,和他的弟子们。他是让咏春真正*化的人,虽然有人说他是“*机器”,但他对咏春在海外的推广无疑是最大的。
记:咏春从技术体系上面需要改革吗?
黄:在理论上面,我们不能说再改革了,只能从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第一个,要尊重咏春。它的技术体系已经完善了,我们改了也不算是改。不完善的只是自身的修为,要改的,也是改变自己,提高修为。
记:你如何看李小龙对咏春的影响,他是咏春的改革者,还是逆徒?
黄:他是改革者,不是逆徒。他对咏春的贡献比谁都打,在他以后,咏春才真正在社会上很有名气。咏春的名字能够走向社会,主要就是李小龙。
记:你对现在有兴趣学习咏春的读者有什么建议?
黄:配合实战。实实在在的,这就足够了。
黄念怡和*河两位师傅,分别用现代方式开馆和用传统方式家庭授徒,他们对咏春需要市场化和商业化发展趋势的看法,却有相当多不谋而合的地方。现在广州仅有“米机王”咏春馆一间公开授徒的拳馆,既说明传统武术有待发掘推广,也暗示其中有很大的拓展和开发空间。
永春职业中专学校
永春职业中专学校
永春职业中专学校是永春县唯一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81年10月,原名永春城关职业学校,1987年更名为永春高级职业中学,1995年5月升格为职业中专学校,同年10月被确认为泉州市重点职业学校,2006年晋升为福建省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永春职业中专学校简介
永春职业中专学校现为泉州市文明学校、福建省煤矿安全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泉州市首批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泉州市星火学校、泉州市绿色学校、泉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永春县首批“平安校园”、县交通文明示范学校、永春县青少年培训中心、永春县企事业单位财会电算化培训考试点,学校建有*职业技能鉴定站。
学校原址位于永春县五里街镇崇贤中学,学校创办时校舍简陋陈旧,只开设三个专业,学生200多人,规模很小;1996年春,学校迁至桃城镇张埔村。
在承接永春师范原校舍(丰维楼、音乐楼、食堂膳厅、5幢师生宿舍楼等)和其它校产的同时,学校自筹建造的新教学楼及侨胞梁良斗先生乐捐的60万元人民币兴建的“颜秀兰大楼”也投入使用。
1998年,学校又修建了通往永仙公路的水泥大道和校门楼,陆续修筑围墙,硬化校路,校容校貌不断美化。2006年由侨亲李深静先生捐资150万元人民币兴建的光邦科技楼,2008年兴建的学生公寓楼现已投入了使用。
永春县委、县*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把永春职业中专学校的建设摆上“科教兴县”的议事日程,县委*、*及有关领导多次亲临学校考察指导,仅2005年至今已拨款360万元人民币用于学校基础建设,并无偿征地30亩用于学校校园的扩建。我校占地面积77337.2㎡,校园建筑面积27423㎡,绿地面积21852㎡。
校园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校舍利用率高。教学区(教学楼7幢其中和平校区2幢)有85间教室,有计算机室、电子制作室、电工实验室、彩电实验室、PLC实训室、钳工实训室、家电实训室、服装CAD室、服装制作室、服装打版室、特种机实训室、电脑平车实训车间、生物医*实验室、财会电算化实训室、矿山机电实验室、画室、钢琴室、专业舞蹈厅等各专业功能室共30间,能满足2500人以上在校生进行学习、生活;学校重点部位都安装监控设施。
按照学校校园规划,我校还将建设图书馆、体育馆等,届时学校将新建约20000㎡教学用房,能容纳在校生3000人以上进行学习、生活。校园楼宇错落有致,绿草成茵,树木葱郁,*场宽坦,校路通畅,是理想的.育人环境。
学校现开设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制作、财务会计、生物技术制*、电脑美术、幼教与文秘、计算机网络技术、茶艺与经营管理、茶叶生产制作技术、矿山机电、采矿技术等11个专业。
其中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2007年9月确认为省级重点专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实训基地被确认为首批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2009年被确认为市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2007年1月被确认为市级重点专业,2009年9月申报省级重点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财务会计两个专业2008年9月被确认为市级重点专业。
现有教职员工125人,其中,专任教师116人,文化课教师34人,专业课教师74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88人,占81.5%,中、高级教师48人,占专任教师的44.4%,双师型教师59人,专业带头人14人。自2004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2007—2009年在校生年平均2154人,举办服装电平车工、彩绘工、针织工、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等各类短期培训达6347人。
学校秉承“知行合一”的校训,立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的办学指导方针,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服务”为办学理念,践行“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质量至上、坚持全面发展、坚持服务经济”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据社会变革趋势和我校地处山区的实际情况,潜心探索学校发展方向和办学模式,充分挖掘学校各办学要素的潜能,着力打造一所管理严格,人文素养高,学习氛围浓,创新精神强的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几年来,教师参加竞赛获市级以上奖励54人次,学生参加竞赛获市级以上奖励160多人次(其中市级有76人次,省级64人次,*级20人次),县级奖励230多人次,特别是我校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在参加第四届泉州市学生服装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第2名;张巧芳同学获市全能第1名,省服装技能大赛全能第1名,并代表福建省参加2008年全国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福建省最好的成绩)。
办学28年来,学校培养了1万多名毕业生,他们活跃在全国各地各条战线上,有*老板、经理,工厂技术能手,有教师、服装设计师、会计师等,他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很多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有的自主创业成为企业老总。
近三年来,我校以“面向企业,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民生,面向基层”为工作原则,努力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主动走向市场,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使学生不仅能顺利就业,而且家长放心,用人单位满意,社会认可。
;
长春劳务市场在哪都什么时间
永春路,周一到周五。根据查询百度地图得知,长春市劳务市场位于长春市永春路,长春市劳务市场一般都是力工或保姆,长春市劳务市场面向不同的人群有专场招聘会的,从周一到周五都有。人才市场隶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管辖,其中农民工市场、劳务市场、劳动市场、劳工市场、职业市场、就业市场、求职市场、招聘市场、人力市场等,是指适龄劳工供求的市场。
本文链接:http://www.kmjbhy.com/html/8796478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