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自学的方法有哪些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怎么做账务处理

在什么情况下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发生损坏、技术陈旧或者其他经济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种情况称之为固定资产减值。如果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的固定资产可按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对于可收回金额须以相关技术、管理等部门的专业人员提供的内部或外部*鉴定报告,作为判断依据。

我国目前的关于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不仅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也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同时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可比性。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设置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原则,将视为重大会计差错处理。

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2)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的固定资产;(3)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品的固定资产;(4)已遭毁损,以至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5)其他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怎么算

固定资产出现减值迹象,应按照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孰高者确认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

如果可回收金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则无须做账务处理,实际上也没有发生减值;

如果可回收金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则减值金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可回收金额。

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注: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发生改变,故折旧也要做相应调整。

扩展资料:

减值损失转回后应纳税所得额的处理

根据*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风险准备基金(包括投资风险准备基金),以及*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准备金的支出不予扣除。

故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支出不能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但对转回的减值损失是否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未作明确规定。根据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既然计提减值准备的支出不予扣除,转回的减值损失也不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中。

我国在处置固定资产时,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未全额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仍有*方余额。则作为“固定资产”账户的备抵项目,计算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清理净损益,按税法该清理净损益需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固定资产减值

什么时候应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只有当固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时才计提准备。

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然后将所估计的资产可收回金额与其账面价值相比较,以确定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以及是否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拓展资料:

固定资产发生损坏、技术陈旧或者其他经济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种情况称之为固定资产减值。如果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在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应按照个别项目计算确定。

第二,如果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因企业兼并等原因法定评估增值而存有计入资本公积准备项目的,则计提的减值准备应先冲减原该项固定资产的资本公积准备项目,不足冲减部分确认为当期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第三,已确认损失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确认的固定减值损失的数额内转回。这里的“已确认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数额内转回”,是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的*方实有余额。如果已确认损失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又得以恢复,应首先转回原计入损益的减值,差额部分再恢复原冲抵的资本公积准备项目。

第四,固定资产在重估价后,提取累计折旧不应受到影响,企业仍按重估前采用的折旧方法和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什么意思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由于固定资产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1-1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会计分录

一、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是:

借:资产减值损失一一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二、说明

1、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是历史成本,由于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较长,市场条件和经营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固定资产创造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大大下降。因此,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有可能低于账面价值,在期末必须对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确认。

2、固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企业应当将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值-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3、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本文链接:http://www.kmjbhy.com/html/8796452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