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自学的方法有哪些

河南大学主页(河南大学有哪些知名校友)

河南大学主页(河南大学有哪些知名校友)

河南大学发展历史

重点抓数学、英语、文综,只要你分配得当,最好各科均衡时间,学历史的不好就业,因为专业决定就业!

是冷门了一点

不过还好

考古这种东西要看你的个人喜好了

如果从事相关职业肯定很辛苦

而且刚开始没经验可能还挺受罪

不过好在考古是*限制设置的学科

只有几个学校有

就业应该还可以

历史学其实是很有市场的学科

可以当导游

把英语学好

尤其是口语

再多学一门第二外语

再不行可以去当老师

或者考研的时候转专业

一句话

无论什么专业

只要你能力强就没问题

学会做人是关键

要懂得体谅别人的感受

学会沟通

嘴勤一点

腿勤一点

就ok了

选专业要看自己的喜好

不要听人家说什么

当然就业也要看一看

毕竟现在就业情况不算好

最后劝你一点

不要盲目看重名校

如果去北大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系

不如换一个稍稍名气上小一点的

比如南京大学

中山大学

厦门大学

尤其后两个

绝对是*被低估的学校

我自己就是什么什么传说中的985高校的

没看出来有什么特别的

所以不要迷信高校的名牌

自己觉得该走哪里就走哪里

这也许是你今生自己做的第一个决定

别把决定权交给别人

也别让浮华的东西影响你的判断力

祝你选到自己满意的学校!!

至于历史专业的就业问题,总体而言不是很好。我同学是上述某大学历史专业毕业,全班就业率不超过10%,与你所说的85%相距甚远,并且真正搞本专业工作的人不多,最好的出路是当老师或者去研究院搞研究。总体上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建议您一方面考虑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一方面要考虑今后就业的实际。

其实就人文学科来讲,自学可以算是一条非常好的途径,通过自己的阅读和学习,掌握一些知识是比较容易的,所以建议您可以考虑选择一些有竞争力的专业去学习,如果有爱好,也有时间的情况下,自己多看看,学学,是很有可能获得一定的知识积累的。

希望你自己能够好好考虑这个问题,做出自己人生中重要的判断,祝你成功~!

推荐你看看几个帖子:

*bbs.lintun*/thread/402881480b0adfda010b0ed49eda76cc.html

*zhidao.baidu*/question/2127674.html

*blog.hexun*/cy183/2541182_d.html

河南大学有哪些知名校友

(一)文史哲类(34人)

27、冯友兰:著名哲学家、文史学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在预校和中州大学执教六年,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6篇,为中州大学文科各系的建设作出很大贡献。1944年,到荆紫关河南大学流亡办学地为学生作报告半月之久。

28、董作宾:著名甲骨文家、史学家。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语言学研究生专业,历任中州大学文科讲师、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教授,为河大考古专业的发展贡献很大。1928年起相继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院士、副院长。著有《殷墟文字甲编》、《殷墟文字乙编》、《殷历谱》等书,发表甲骨文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29、白寿彝:著名史学家。1929届河南中山大学文科毕业生,历任南京中央大学、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9~1998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兼任*科学院学部委员、*史学会副会长、*民族史学会会长、**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兼任河南大学北京校友会名誉会长。著有《*通史纲要》、《史学概论》、《新编*通史》、《史学新论》、《*史学史》等。

30、徐旭生:著名哲学家、史学家。1919年巴黎大学研究生毕业,担任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法语、哲学史教授。1921年赴京,历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新*成立后担任*科学院研究员。

31、蒙文通:著名史学家。1930~1935年执教河南大学文学院,任*古代史教授。40年代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后长期任教于四川大学,新*成立后,兼任*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科学院学术委员。

32、石璋如:著名甲骨文学家、史学家。1932届河南大学文学院毕业生。1935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评议研究生毕业,留院从事甲骨文研究,历任研究员、院士。后旅居*,著有《殷墟建筑遗存》、《殷墟墓葬》、《考古年表》、《*的远古文化》等书。在*发表《河南大学与考古事业》(1976年)、《照林(尹达)与侯家庄1001大墓》(1995年)。

33、尹达:著名甲骨文学家、史学家。本名刘耀,与石璋如徐敬参一起参加殷墟发掘。1932届河南大学文学院毕业生,1935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学研究生毕业,历任延安*出版科科长、北方大学教授、华北大学教务长、*人民大学研究部副部长、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全国政协委员。当选*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常务委员。著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十年考古》等。

34、周而复:著名作家和书法家。1932年入河南大学中文系学习。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大夫》、《上海的早晨》等

35、高亨:著名教授,古文字学家、先秦文化史研究和古籍校勘考据专家。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192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以*、王国维为导师。1926年毕业任教,历任河南大学、东北大学、武汉大学、齐鲁大学教授等。1967年后不再任教,专门从事古代学术研究工作。完成了《诗经选注》、《诗经今注》、《楚辞选》、《上古神话》、《文字形义学概论》、《古字通辞典》等一批著作和论文,为我国古籍文献的整理做出了卓越贡献。

36、吴强:现代著名作家。1936年在河南大学教育系读书。1937年,离开母校,从事战地革命文学创作。代表作:《红日》、《堡垒》等。

37、姚雪垠:*现代著名学者型作家。1929年考入河南大学法学院预科,后从事*领导的地下组织活动,辗转北平,1951年,回到开封重当专业作家。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及《重逢》、《戎马恋》、《母爱》、《春到前线》等小说和报告文学《战地书简》、《四月交响曲》等。

38、王实味:文学家。1923年到预校读书。1930年在上海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小说翻译。1942年*,他发表的《野百合花》受到批判。

39、邓拓:著名文史学家、新闻学家。1937届河南大学经济系毕业生。在校期间曾出版专著《*救荒史》,受到中外学术界注目。后历任《晋察冀日报》社总编辑、《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北京**处*,并当选为*科学院学部委员。著有《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等。

40、张邃青:历史学家。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27年8月到到校任教直至去世。对*古代史颇有研究,且成果卓著。特别是抗战期间坚持学术研究,写出《伏牛山中之蛮族》,又写了《嵩山专著书目考》。1957年当选开封市副*。1963年任开封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64年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史学会会长、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41、张长弓:曲艺学家。1929年考取燕京大学国学系研究生,主攻*文学史和河南民间曲艺。1942年来校任教,教学之余主要从事河南曲艺研究。著有《鼓子曲言》、《河南坠子书》、《*文学史新编》、《张长弓曲论集》等。

42、郭绍虞:语言学家。1923年到中州大学任教。后到武昌中山大学、北京燕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同济大学文学院院长,院系调整到复旦大学任教。著有《*文学批评史》等。

43、萧一山:著名历史学家。毕生致力于清史研究。1923年出版《清代通史》。1935-1938年任河南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8年赴台任教。

44、姜亮夫:文史学家。1927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受河南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文学史。解放后,在杭州大学任教授,出版敦煌学、历史、语言、楚辞学等相关著作几十部。

45、李嘉言:古典文学研究家。早年在省立河南大学预科读书,1930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文学院国文系,师从闻一多、陈寅恪等著名学者。1947年-1967年到河大任教,曾任中文系主任,主持《全唐诗》的改编工作。主要著作有:《汉魏六朝文学史》、《楚辞选注》、《唐诗丛考》等。

46、朱芳圃:甲骨文、古文字学家。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1931年、1939年至退休在河大任教。著有《甲骨学文字编》、《甲骨学商史编》、《殷商文字释丛》、《*古代神话与史实》等。是*的同学。

47、苏金伞:著名作家、诗人。1924年考入河南体育专科学校(今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前身)。1939——1942年、1945-1948年在河南大学任教。在他的第一部诗集《无弦琴》,热情讴歌中原儿女反抗侵略的奋斗精神。*中,其诗歌贯穿着“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呼喊。1948年与嵇文甫等进步师生奔赴解放区,参与创办中原大学。解放后到省文联工作。

48、李白凤:著名书法家、篆刻家、作家、诗人。1933年考入北平国民学院国文系,1936年毕业,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诗集《风之歌》、《南行小草》,话剧《卢沟桥的烽火》,短篇小说集《小鬼》、《马和放马的人》等。1954年任河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执教期间发表诗、词、论文200余篇。

49、任访秋:著名文学家。1929年考入北师大中文系,1933年考去北大研究生,深受钱玄同、周作人、胡适影响。1940年受聘河大文学院。主要开设*文学史、国学概论、现代文学、古代散文选、文艺学等课程。著有《*近代文学史》、《*近代文学作家论》、《*近代文学大系.散文卷》、《*古典文学论文集》等。

50、于安澜:文学家、书法家。1924年入河南大学前身中州大学文史系学习,得到了冯友兰、郭绍虞、嵇文甫、董作宾等诸多名师的悉心指导。1932年考入燕京大学研究院国学研究所读研。1946年回母校任教。著有《汉魏六朝韵谱》、《诗学辑要》、《古书文字易解》等。

51、孙作云:历史学家。1931年考入复旦大学文学系,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文学系,师从闻一多。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员文科研究所,仍师从闻一多。1950年发起创办《历史教学》杂志,任编委,这是我国建国后最早的史学刊物之一。1956年院系调整后执教于开封师院。主要从事楚辞、诗经、民俗、神话等研究,论著等身。

52、胡雄定:外国语言学家。1927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语系。1950年任北京中法大学外语系教授,1957年跳入开封师院外语系。在河大执教47年,精通英语,兼通法语和俄语,学术功底深厚。30年代著有《英语习语用法例解出版后享誉国内》,《英语成语用法详解》亦产生重大影响。更难能可贵的是,87岁之后出版四本专著,近三百万字,是河大教授中晚年出版著作最多的一位英语语言文学家。

53、刘炳善:萨士比亚研究学家。享受**特殊津贴专家,*作家协会会员,国际莎士比亚协会会员,*莎士比亚研究会理事,*译协资深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54、胡思庸:著名历史学家。1946年考入河南大学农学院园艺系,1948年转到文学院历史系就读。1951年2月毕业后留河南大学任教。历任开封师范学院讲师,河南大学教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二、三届副*,河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会长。

55、高文:著名的金石学家,唐代文学专家,教育家,诗人,尤其对汉代碑刻的研究卓有成就。1951年到河南大学中文系任教,先后讲述过现代文学、文艺理论、历代散文选、*文学史等课程。1953年中文系*古典文学主页被*学位办批准为河南大学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高文任为导师。

56、华仲彦: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1955年到校任教。长期从事诗词创作与研究,著有诗集《华钟彦诗词选》、文集《东京梦华至馆论稿》、《诗歌精选》等。

57、赵俪生:历史学家。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后转到哲学系。1947年经傅斯年介绍到河南大学任教。1948年跟随嵇文甫等进步师生前往解放区积极组建中原大学。之后曾在人民大学、*科学院编译局、山东大学任教,1957年到兰州大学任教。早年从事苏联文学翻译和革命文学创作,以冯夷等笔名发表过不少译作、剧本和小说。后专于*土地制度史和*农民战争史。晚年专攻先秦文化,探讨*文化的源头。先后出版着作16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58、张明旭:1948年12月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1950—1982年任外语系主任。有专著《现代汉语语法》、文学译著《三人同舟》,1980年—1985年任第四届开封市政协*。

59、赵帆声:河南著名诗人,河南大学教授,河南大学出版社社长。著有《古史音释》。

60、郭人民:历史学家。1946年考入河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古代史教研室秘书、*古代史教研室主任、河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长、河南省高等院校古籍整理领导小组副组长、*历史文献学会理事等职。

河南大学英语四六级报名网站

河南大学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进去登陆之后可以点击网上报名,进行四六级报名。

河南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

名城、八朝古都开封。这里曾是河南贡院的所在地,1903、1904年最后两场全国会试在这里举行,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在这里划上句号。1912年,以林伯襄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在欧风美雨和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中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

后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新*成立后,经院系调整,河南大学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分别*设置为河南农学院、河南医学院、河南行政学院,水利、财经等院系也先后调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

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2008年10月17日,河南省人民*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河南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6年9月,学校入选*“111计划”。2017年9月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本文链接:http://www.kmjbhy.com/html/8796424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