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考研论坛(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
关于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考研
一、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考研的研究方向有哪些?
华中科技大学的考研信息会在九月份左右发布,考生可以登录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网站查看考研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的研究方向有:
01传播理论
02网络传播
03政治传播
04编辑出版
二、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考研的考试科目有哪些?
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具体考试科目考生可以登录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网进行查询。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20新闻传播史论 866新闻传播实务
三、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考研的参考书目有哪些?
华中科技大学研招办官方不指定具体参考书,同学们想要查询传播学专业参考书信息可以登录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园论坛,找传播学的研究生询问参考书目。或者,到各大考研网站或者考研论坛,查看相关信息。以下参考书是由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研究生提供,仅供参考:
1、620新闻传播史论:
《*新闻史新修》复旦大学出版社,吴廷俊,2008年8月版《中外新闻传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张昆,2008年10月版
《现代新闻传播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程世寿、刘洁,2000年7月版《当代传播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申凡、戚海龙主编,2000年版
2、866新闻传播实务:
《新闻报道写作通论》(第二版)人民出版社,孙发友,2006年《新闻采访》(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何志武,2011年
四、传播学考研的推荐院校有哪些?
开设传播学专业的院校有很多,以下是传播学研究生教育实力较强的院校,考生在选报时可以参考一下。
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人民大学、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技术考研经验分享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技术考研经验分享
回忆一下自己的备考过程,供学弟学妹们参考,也当作纪念一下自己这一年来的努力。
1.初试备考经验
数学一:华科计算机专硕考的是数学一,而且是初试里面拉分最大的科目,专业课难度不大所以拉分不大。可惜数学是我考得最糟糕的一门,所以就不想分享详细的复习经历了,这方面可以去参考一下zh和各种论坛上面一些大神关于数学一的复习建议。
2.834专业课:考研初试分数占比最大的是数学和专业课,但是华科计算机专硕的初试专业课是自主命题的,难度不大,科班生的话,6月再开始复习感觉都绰绰有余,最后除开几个比较顶级的考生,大家得分差距不大。我的复习方法主要就是先看完《王道》/《天勤》,然后数据结构可以买一本习题来做一下:
计网通知的参考书是:
虽然很多人都看的是谢希仁的书,但有些考试题目只能在这本书找到答案,建议看看《自顶向下》这本书。834计网喜欢考一些知识点的记忆,一些课本的重要图表最好记一下。
另外834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历年真题重复性特别高,上一年刚考完的题目,这一年改一下数据甚至原题再考一次完全有可能。起码考察的知识点基本都是一致的。
3.英语二:在19年4月前我的学习量是一天100新词加上复习已经学过的单词。4月开始做真题阅读之后,我积累词汇的主要方式是做完阅读之后用欧路词典查不懂的单词然后保存到生词本,然后背这些生词。到了暑假我又把红宝书的重点词汇过了一两遍。我的英语基础比较差,六级只有470+,最后英语二考了70,不算高但是感觉还可以了。历年英语真题建议买张剑的黄皮书。我前期先做了英语一阅读,有些题比较难受不要害怕就好,这时候的目的是积累词汇和做题技巧。
4.到了后期开始做英语二真题就会发现挺简单的了。如果你做英语一的阅读都觉得蛮简单,平均一套题只错了4,5道阅读,我建议减少英语学习时间,最后你考到80+估计问题不大。因为和我一起备考的一个同学就是这样,他做英语一的时候平均一篇文章错一道,最后他考前很少学英语,也考了85……总之我发现英语这东西特别吃基础,考研期间花很多时间学的话性价比其实不是很高。大作文我是看了一些王江涛的《高分写作》上面的范文和一些其他地方的范文然后自己总结了一个模板。小作文我是分类整理了一些范文来背。
5.政治:我政治考了67。9月才开始看的《精讲精练》,但是后来感觉太厚了,不够时间看,而且感觉太多看了也记不住,就换了《风中劲草》。
6.强烈推荐《风中劲草》,看好这本书,适当刷一下肖秀荣的《1000题》,选择题可以说没什么问题了。分析题前期不用理,到了肖秀荣出肖八肖四,赶紧买来背就行了。很多公众号会出一个精简版,可以先背精简版,然后再看熟原版的答案就好,到了考场上其实不少地方要靠自己发挥,所以很多地方自己懂得怎么表述就没问题的。马原的分析题我是总结了一下历年的考点,但是最后发现还不如直接背肖四直接和高效……肖秀荣真的太神了哈哈哈。
从初试结束开始,我意识到自己没考好,马上开始了专业课笔试的复习。首先是准备好了资料(看前面),然后开始看课本,同时做课后习题。由于本科学过,所以效率还是蛮高的。我把重心放在了数据库的复习上,因为我觉得算法其实你只要会那些算法设计技巧和那些经典例题,它怎么出题都问题不大。而数据库需要很多的记忆,所以应该分配多一些时间去识记吧。我当时其实是比较绝望的心态,毕竟初试考得太差了(主要是数学)。
我补充一下今年数据库大题大致情况如下(可能有遗漏):
关系代数和SQL语句考了一道大题,题目给了一张作者表,论文表,引用表(还有一张表忘记了……):第一小题是一个关系代数表达式的书写(题目好像是“求同时引用了1号和3号文献的论文”),如果我没做错,应该要用到交运算,虽然平时做的题很少用到,不过课后习题有用到过差运算,而且考场上我也想不出别的写法了,所以就写了交运算的表达式;第二小题考了由一个关系代数表达式写结果表(印象中是关系代数,也有可能是根据SQL语句写结果表,记不太清楚了。不过还是比较简单的);第三小题考了一个SQL语句的书写(题目好像是“求发表过10篇以上的论文,且每篇论文被引用不少于5次的作者”),我用到了嵌套查询,里面一个group by外面一个group by,不知道对不对。
给了一个属性集和一组函数依赖,问属于第几范式,要求说明理由。我先把码求出来(完全按照课本的算法流程,每一步都写清楚了),然后根据各范式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给了两个事务,问有几种可能正确的执行结果,然后要求 1.构造可串行化的调度 2.构造遵守两段锁协议且不产生*锁的可串行化调度 3.构造遵守两段锁协议且产生*锁的调度。这道题完全就是第5版课本第11章课后习题第9题的翻版,会做课本这道习题完全没问题了。
画ER图的大题,这个估计每年必考,而且不难。要求不需要画属性,只需要分清实体和联系,正确判断联系的类型即可(有点送分的感觉)。
1、算法
往年的真题有考过课本的经典算法,所以我把大部分课本的经典算法都搞明白了,例题也可以*完成了,还挑了一些课后习题来做。最后考试的时候只有两道大题,没有考课本经典算法例题。
第一题是给一个包含n各数的无序数组A[n]和一个数Z,若存在两个数X和Y使得X+Y=Z,把所有满足的X和Y打印出来。若不存在则打印”No Answer!”(可能不是这个词组,记不太清了)。我之前准备初试似乎做过这个题,做法就是先升序(题目还特意提示:“若用到排序,只需把排序作为一个基本*作,无需写出具体代码”),然后i=0,j=n-1,若A[i]+A[j]==Z则打印;若A[i]+A[j]<Z则++i,否则–j;一直循环直至i>=j时算法停止。题目要求是写出算法描述,给出伪代码并分析时间复杂度。
第二题是考的回溯法设计。题目是有i件物品,重量分别是Wi,有两艘船,载重分别是Z1和Z2,且题目保证∑Wi≤Z1+Z2。求是否存在一种方案使得这i件物品可以装入这两艘船。例如若W1=5,W2=5,W3=3,Z1=4,Z2=9。则这样的方案不存在,输出”No Answer!”。若W1=1,W2=5,W3=3,Z1=8,Z2=1,则输出x1=1,x2=0,x3=0(xi=1表示重量为Wi的物品放入1号船,xi=2表示重量为Wi的物品放入2号船)。要求写出限界函数,给出算法的伪代码描述。
2、机试
我的机试复习经验不一定适用于跨专业考生,因为我本科期间学过一点C++,对C++基本的使用还是有点熟悉的。从初试结束开始,我就先去做了牛客网上面的华科真题,然后做了搜集来的历年机试真题(03年-18年)。第一轮不限时,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先熟悉真题喜欢考什么,二是总结可能考的但自己还没有很熟悉的基础知识(我的总结在下面贴出来)。另外我跳过了一些诸如“无冗余接受并输出”等我认为价值不大的题目。刷完第一轮之后我去看了《算法笔记》,选了一些自己认为比较贴合考试风格且自己不熟悉的章节来看,而且选做了一些觉得不错的例题。然后就开始二刷真题,第二轮每道题限时20分钟。如果无法按时完成的题目我会标注出来方便日后再复习。做完两遍真题后我开始刷LeetCode上面的难度为中等的字符串和树的题目,以及牛客网上面一些其他高校的真题我选做了一些树、矩阵*作等类型的题目。另外自己还写了一些回溯、动态规划的题目(曾考最长回文子串,要求用动态规划来做)。还做了几道蓝桥杯的题目(因为当时发现18年第三题求循环节其实是蓝桥杯考过的题目),不过后来不做了。我给跨考同学的建议是加强基础题型的训练,保证起码能做对两道题。因为有时候有一道题很多人不会,其实你不会做也问题不大。下面是我之前小结的C++上机基础,基础不太好的可以看看:
字符串与数字相互转换
字符串到整数
整数到字符串
进制转换
十进制转其他进制
其他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排序
string容器实用函数
set容器的使用
map容器的使用
队列的使用
控制小数点后精度位数及补齐整数位数
cctype头文件中处理字符的函数
文件*作
求最大公约数
求最小公倍数
求得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C,则最小公倍数是A*B/ C(防止溢出可以写为A/C* B)
函数指针
2.复试备考经验
我这篇帖子估计最有价值的就是这一部分了。毕竟作为复试逆袭了100名最后被成功录取的幸运儿,我想我的复试复习规划做得的确不错。
心态问题:先说明一下,华科计算机考研存在的一个现象是跨考生挺多的,如果你是跨考生,初试考得不错甚至很好(400+),你千万别掉以轻心,你看一下前几年的录取数据就可以发现,每年都有初试高分的人最后翻车的,这部分人估计多半是跨考的。如果你是科班的,初试考得不太好,不需要太绝望,只需要继续保持紧张感,科学备考,最后录取概率还是不小的(我考前的心态是复试的每一分都要拼命去争取,或许最后就是一分之差决定了成败)。我就是第二种情况……最后由初试170+的名次冲到了70+的名次,被成功录取了(19年专硕录取98人)。
专业课笔试:一般情况下,数据库难度最小,是必选的。算法和汇编难度适中,建议看自己基础选择,我因为本科学过算法分析,所以选了算法。复习资料是官方指定参考书,数据库还买了一本配套习题册:
这本书建议做一下,18年考到了上面数据库恢复那一章的补充习题,带有检查点的数据库恢复那道题。我还买了红果研出的复试资料,上面有历年真题、期末试卷和一些练习题,建议买来练习一下。复习资料就是这些,详细的复习过程以及一些注意事项我下面再说。
3.机试:机试是决定复试成败乃至考研成败的一个关键点,是科班生比跨考生有优势的一个地方,是跨考生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地方。华科以前的机试只允许使用C语言,考察重点是字符串的处理,偶尔会考一下算法。从18年开始允许使用C++,19年限定使用Dev-C++或者Code::Blocks编码。我个人对Dev-C++比较熟悉,所以后来就用了它,用Code::Blocks也可以。详细的复习过程以及一些注意事项我下面一起说。
4.英语听力和口语:考试的听力非常简单,速度很慢,选项基本就是数字等简短的词(例如17,70,14,40,就是听材料选出某个东西的数量是多少就好)。我考前练习了六级听力和四级听力,其实只需要练一下四级听力就完全超过了考试要求。所以建议每天练一篇四级听力吧。如果初试很高分,或许你可以忽略这部分复习,毕竟最后这里拉分很小(太简单)。口语我是考前写了一篇自我介绍,然后根据自己的自我介绍准备了几个问题。例如自我介绍里面提到我喜欢看电影,于是我准备了如何用英文表述自己喜欢的电影以及为什么喜欢这个电影,最后运气很好考官问到了。其实口语这一块感觉运气的确蛮重要,据说有的老师还会问专业问题,不过我考前也准备了几个,例如”What data structures are you familiar with?”和”What algorithms are you familiar with?”。再提一点就是面试一定要自信,面带微笑,即使说错了也无需纠正自己,老师有可能没注意到你这个错误的。
5.专业面试:我报的是金海实验室,虽然最后录取实验室不是这个,但是可以分享一下这个实验室老师喜欢问的问题。首先简历不需要,老师拒绝看简历,自我介绍就好。老师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来提问。主要包括:你的项目经历的细节、毕业设计的情况、六级多少分、机试的情况(可能问一下你的CCF的情况)和是否接受调剂(必问的,不用担心以为是自己没希望了)。我认为专业面试最重要是强调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对计算机的热情。面试的过程要自信,声音要洪亮,面带微笑,我面试的时候老师还是比较和蔼的,没有为难我。我在面试室外面一直看毕设的知识,因为根据前面面试同学反映,老师问得最多的就是毕设,所以建议大家好好准备一下毕设,不需要已经完成得很好,但是实现思路一定要清晰准确。
最后,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到大家,加油!
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87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方向:
1.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
2.IT项目管理;
3.软件测试与质量工程;
4.嵌入式系统与应用;
5.数据库系统与应用;
6.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
7.数字化技术与领域工程;
8.图形图像处理;
9.数字媒体技术。
其实这里的方向并没有什么用,主要还是在于读研究生时你选择的导师。
导师项目的方向决定你的研究方向。
学制:
全日制2.5年,其中从事软件工程实践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受工程实践时间要求的限制)。
非全日制2.5年-4年。(18年不招收非全)
一半人读完1年就出去实习了,另一半人在校实验室。
招生人数:
13年:华科软件学院复试线走的是工科*线,即复试线295分。统考过线182人,复试刷掉34人,统考最后录取148人,外加保送12人,一共录取160人。
14年:由于专业课严重超纲,且题型与往年有很大不同,考生成绩普遍比往年低,所以这一年的复试线是自划线275分,比工科*线还低10分。统考过线151人,保送8人,复试没有刷人,其中有3人复试没来,所以最终录取156人。
15年:吸取去年教训,所以今年专业课回归正常、比较简单,考生分数普遍偏高,初试400分以上就有18人。今年软院是自划线325分,统考过线175人,复试刷掉26人,统考录取149人,保送11人,一共录取160人。
16年:全日制160人,300的分数线。
17年:全日制191人(推免6人),非全日制60人(未招满)。
复试线300分,录取平均分398。
考研是一次破茧成蝶的蜕变,是痛苦走向快乐的过程,然而无论是苦还是乐,我把它看作是让自己变得有自律,懂规划的结晶,即使有些同学是认真努力了一年,最后却事与愿违,但是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闲暇追忆过往时,我相信你和我都会依然为选择了上了这一条“贼船”而感觉兴奋与喜悦,因为那是我们的“青春斗”(最近很火的电视剧^^),一路走来的我们,学会了忍受与独自承担,它是美好的纪念品,值得珍惜。所以感谢当初的我选择了它并且坚持下去了。
下面我把我的一些考研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主要是学习的方法和时间的规划,毕竟时间不到一年,有个明确的规划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会事半功倍,希望对后面考华科的学弟学妹有所帮助。
首先是数学
我考的是华科的软件工程,专业课一考的是数学二,与数学一的区别是不需要复习概率论与统计这本书,但是更侧重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的运用,所以对于基础不是很好同学需要去认认真真跟着汤家凤老师去学习。
张宇适合基础扎实的同学,我两个老师的视频都看过,个人觉得汤家凤老师的解题方法的更符合大众需求,上手门槛低,解题效率高)。
我是四月份开始复习的,每天下午2点开始学习数学,5点结束,到六月份完成高等数学和线代第一遍的复习,六月到七月复习完第二遍,然后开始刷题,使用的是:
汤家凤的《考研数学复习大全(数学二)》
《1800题》
线代买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数二)》(李永乐)
(李永乐)《660题(数学二)》,
题一定要自己先做,不管是例题还自测题,一定不要以为自己看懂了而不去动手!一定不要以为自己看懂了而不去动手!一定不要以为自己看懂了而不去动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数二侧重计算,多练出高分,当你复习完了第一遍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这个小本子主要是用来写下你做错了的题目,到最后一次复习的时候,不需要去翻书翻资料,直接看错题本就行了。
其次是英语:英语分英语一和英语二,华科考的是英语二,英语是上午7点30开始背单词,到8点30结束,用的是恋恋有词,晚上复习一遍。
一直到八月中中旬,开始写英语二的作文,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平时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对你以后写作得高分会有帮助的,英语阅读是跟着唐迟的视频。
作文王江涛的英语二作文
九月中旬开始用真题了,买了英语一和英语二,先做英语一的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当你作完之后再去做英语二真题,你会发现新大陆,原因是因为英语二比英语一要简单,而且英语二的真题量少,为了保持最大化利用,我们需要先拿英语一的开开刀。
然后是政治:我跟的是徐涛的视频,买的是肖秀荣的教材,说实话,肖大大真tm*,今年压中了四道大题,跟着肖老师的材料准没错,政治是八月开始看的,用的书是:
肖秀荣《1000题》,
《知识点精讲精练》,
《时政》,
《4套卷》,
《8套卷》;
后面这两套卷子的大题一定要背,一定要背,一定要背,知识点如果你不想整理可以最后买一本徐涛的小黄书,真心不错,知识点归纳很到位。9月-10月底这段时间我把1000题刷完了一遍,但是正确率不高,11-12月初,1000题我把错题又做了一遍,关注时政,然后肖大大的时政还是要买的,把选择题多做几遍。12月开始做八套卷,看小黄书(徐涛的),并且复习1000题的错题,各种资料都可以看一看,但是贵精不贵多,12月15号左右四套卷出了,开始狂背四套卷,确保能够默写,烂熟于心,背诵有方法,不要*记硬背。
最后是考华科软件工程的同学最关心的专业课,华科的专业代码887,考试的科目是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参考书目主要是严蔚敏的《数据结构》,
配用《数据结构高分笔记》
《王道数据结构》
个人建议主要使用王道和《数据结构高分笔记》这两本书,如果你能够认认真真的看完,130+以上不是问题,7月-10月初根据教材上的知识点过三遍,同时将依据考试大纲,对各个章节的主要考点分别予以详细讲解;因为不是跨考生,所以学起来比较轻松,但是还是要多看几遍,华科的专业课不是很难,名次解释题目需要你去多背一背,就跟背英语一样,每天都要复习一下,重点是树和图,然后还有选择题与应用题不是很难,最后两道代码题分别是链表排序和树的递归有关的,今年考了一个设计队列的题目,与往年有些不太一样。10月到12月就是看历年真题,可以去网上购买,有很多资料的,价格可能会稍微贵了一点,如果有需要的,也可以找我。关于复试主要是考听力,听力是填空,给一段材料,然后让你填单词,主要是历年的四六级听力材料挖空而来,然后专业课笔试主要是参考《软件工程导论》,《软件测试》,《UML建模》,《C语言》,《MVC模型》,《编译原理》,主要考试以C语言和《软件工程导论》为主,软件工程去年和今年没有机试,关于面试主要先是让我英文自我介绍,然后给一篇文献(英文),问几个专业名词,让我用英文解释,然后专业课面试主要是问一些计算机网络和OS的问题,然后问了一下学过什么框架并且解释一下你的项目经验,还有就是大学里面学的最好的一门课程和研究生期间有什么打算。
复试
关于复试该如何准备。
复试分外语听说测试、专业考核笔试、面试和上机*作。其中外语听说测试占复试成绩的20%(听力占 15%);专业考核笔试占复试成绩的 40%;面试和上机*作占复试成绩的40%(上机占 30%)。
即:复试成绩=外语听说测试(20%)+专业笔试成绩(40%)+面试与上机*作(40%)。
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分别以 60%和 4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初试四门考试总成绩按百分制进行折算。即:总成绩=初试成绩(60%)+复试成绩(40%)。
如果你初试考了 425分,复试考了 85分,你最后的总成绩为 425/5*0.6+85*0.4=85分
复试成绩不合格者、政治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体检结果不合格者、同等学历考生的加试课程成绩不合格者,均不予录取。
资格审查未通过者不予复试和录取。本书针对复试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法的复习指导规划,意在给各位提供一个精准有方向的复试准备,
下面是复试各个环节的总览情况。
1.心理测试与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心理测试是通过微信回答问题,政治思想品德考核是做一张卷子,里面包含了许多奇怪的东西,比如默写诗句(李白乘舟将欲行,下一句是什么),问问你信什么教。这些都不记录在正式的成绩中,认真回答即可。
2.听力测试 15’与笔试考核 40’。先做完听力的卷子然后发笔试的卷子。听力是外院出的题,根据 17年 6月与 12月 4,6级听力材料挖空改编。例如 It was actually a ___1___ with a petrol motor ____2___。笔试考察的范围:C语言(指针为重点),软件工程(瀑布模型),软件测试(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圈复杂度),面向对象(特性),MVC模型,编译原理(自动机)。
3.上机 30’。一共两道题,一般会出一道回溯法的题目。机试题目历年重复性极大(将历年题目做好可以很轻松得到这30分)。建议语言使用JAVA,机子上安装了Eclipse,VC6.0。评分标准是老师,给你数据,跑出结果给他看。
回溯法例题:
在一个 5*5的地图上,一只蛤欲从起点到达目的地。中间有一条河,但这只蛤不会游泳,并且每次跳只能横着跳一格与竖着跳一格。(聪明的蛤不会走已经跳过的路)
(1)总共有多少种跳法。
(2)给出最短路径的跳法。
4.面试(口语 5’专业 10’)。面试之前会写几个题目(软件工程,软件测试,MVC)交上去,之后在教室外面等着,按初试成绩先后进去复试。面试有两个老师:一个外院的英语口语老师,一个专业老师。
先测试口语,从若干纸条抽一张 topic,题目具有很大的重复性,建议背诵复试全书的英语模版。之后会进行专业面试,专业面试不难,关键是围绕着自己熟悉的领域展开,不要把自己带偏。复试中的面试,很大程度上并非是对专业知识进行考查,而是对一个人的发展潜力、性格特征等进行简单的综合判断。这是因为在面试笔试结合的形式中,专业知识的考查大部分已经被笔试所承担。因此,面试中,问题细节上答对答错并非关键,临场的表现和反映出的行为倾向才是考官观察的重点。
华科的复试是相对比较公平的,面试占比非常小,不存在人情分的情况。四六级过不过,竞赛获奖情况,项目经验多少,这些都不会影响复试的成绩。
但是由于高分与低分是分开复试的,会存在隐性的初试高分保护,但总体来说,都取经于你复试的表现。复试是一场情商与智商的比拼,不仅考验专业基础,更是一场综合实力的检验,华科尤其注重学生各项能力符合研究生要求和标准,但好多考研小白以为初试答的不错,就觉得万事大吉,甚至有同学认为复试就是走个过场。这种想法就犯了忌讳(17年有 2个 400分+的复试不及格直接被刷了,当然也存在的初试 330,复试逆袭的)。
坑和重点
1.数学的刷题必须贯穿考研全程,你不能让自己有1,2天数学题目都不做的空档期
2.数学计算准确度很高,模拟真题时候给自己2小时40分钟,并且保证计算的高准确率!(计算准确率很重要!!!)
3.别无脑听说看视频不如刷题什么的,我个人和研友数学都刷了不少视频,感觉收获都很多,重要的是你要带着吸收知识认真的心态刷视频,当然刷完视频之后要及时刷题。
4.有条件找个研友,最好不要考一个学校,且刻苦一点的,即使分享心得经验和体会(研友和我双双上岸)
5.学习一门课前,知乎论坛群多问问,自己总结一下,花一天的时间收集靠谱的资料规划非常值得
6.每天晚上刷手机看一下群里的消息(白天就别刷了),群里总会有一些大佬消息灵通的很,比自己去*什么查方便的多
7.合理饮食注意休息,考研是个体力活,最后冲刺环节每个人都很累,别在中期就被身体累倒了。
写了这么多终于写完了。能给大家的经验就是这些了,希望对以后考软院的同学能有所帮助,愿大家在考研的路上都能顺顺利利。
本文链接:http://www.kmjbhy.com/html/8796107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